本文转载自 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刘瑜茜 李震

警察学员合影

2006年,刚从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的张继超回到家乡宁夏时,并没想过将来自己会当上对外汉语教师。

“对于阿语学生来说,出国并不是件难事,对于将来去中东国家工作也一直有准备,但我并没有想过具体做什么样的职业,”阿语科班出身、英语过了专业八级的张继超说。2012年2月,在宁夏大学担任阿拉伯语讲师的张继超通过选拔,来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大学孔子学院开始了汉语授课生涯。

许多从国内初来迪拜的人对这座城市的第一感觉可能是“失望”,这里不仅不是传说中那般“遍地黄金”,相反长达半年以上的40多摄氏度高温就让人叫苦不迭,环境和文化也差异较大。对此,张继超表现出了“80后”豁达、乐观的一面:“每个在海外工作的人都会牺牲一些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总是抱怨,去拿国内那种亲人朋友都在身边的生活和迪拜的生活相比较,那肯定不会适应。”他说,与其这样,不如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多交朋友。“因为我本身就是个喜欢跨文化交流的人,学习阿语多年,了解阿拉伯文化,到这儿以后很快就对环境熟悉了,没有什么陌生感。”

全新的城市和工作的转型带给了他更高的工作热情。来迪拜不久,张继超便被孔子学院委以一项重任——为迪拜警察进行汉语培训。两年下来,不仅累计培训了近百名中文零基础的警察,还与其中不少人成为好朋友。他还参加过迪拜著名电台“Dubai Eye”的访谈节目,在当地中国文化爱好者中颇具知名度。

张继超说,在教课过程中,阿语专业的背景对他帮助极大。汉语不是拼音文字并且有四种声调,对初次接触的当地学员来说如同天书。“因为我是学阿语出身,非常了解中阿两种语言的不同,知道哪些地方学生容易犯错,教起课来就更有针对性。”他举例说,阿语中没有“p”的发音,因此很容易出现“b”“p”不分的情况,教课中他就会特别帮助学生练习发音,避免出错。


让张继超觉得颇有成就感的是,迪拜大学孔子学院的学员在HSK汉语考试中的通过率已经达到95%。来自摩洛哥的学员阿道是张继超的得意门生。原本在迪拜有份稳定工作的阿道,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来孔子学院学习汉语之后,愈发深刻地了解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于是辞掉工作,申请了国家汉办提供的赴宁夏大学进修6个月的奖学金。学习结束后,阿道决定留在中国。“可以说,因为对汉语的热爱,他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张继超说。

今年是中阿建交30周年,为向当地人宣传中国文化,迪拜大学孔子学院推出“汉语角”活动,并举办介绍中国传统的讲座,收到了良好效果。身兼主持人和主讲人的张继超更是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

“迪拜是一座非常现代化也非常繁忙的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很多人没有时间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张继超知道在迪拜还有很多人想学习汉语但因工作忙抽不出时间,还有人匆忙学完一个课程后就放弃,这让他感到惋惜。“随着中国和阿联酋合作增加,汉语作为一种沟通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不论是出于个人兴趣还是工作需要,学好汉语将来就一定会从中受益。”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