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是本轮伊以冲突爆发以来的第11天。

22日,美国对伊朗核设施发动了空袭。美国国防部长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袭击细节。

当天,伊朗首次向以色列发射“海巴尔”多弹头弹道导弹。据伊朗媒体此前报道,这被认为是“伊朗破坏力最强的导弹”。另外,伊朗议会国家安全委员会认为应关闭霍尔木兹海峡。


伊朗动用“破坏力最强导弹”,称“游戏并未结束”

当地时间6月22日,美军战机轰炸了伊朗三处核设施:伊斯法罕、纳坦兹和福尔多。

在美国的袭击发生后,伊朗总统及外长均做出强硬表态。

  • 22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话时表示,美国必须为其侵略行为付出代价。
  •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也在同日表示,美国应对此次危险袭击的后果负责。
  •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高级顾问阿里·沙姆哈尼更是于22日晚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尽管美国空袭伊朗核设施,伊朗的浓缩铀材料还在,“游戏并未结束”。

另外,伊朗原子能组织发言人卡迈勒万迪表示,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轰炸行为违反国际准则。伊朗过去和现在都对此提出抗议,并已向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联合国安理会表达了立场。他同时强调,伊朗核工业的发展不会停止。

具体行动方面,22日,伊朗国家电视台再公布了一段视频,内容为当天早些时候伊朗方面开展的针对以色列进行的“真实承诺-3”第20阶段行动视频。在本阶段伊朗对以色列的行动中,伊朗首次向以色列发射“海巴尔”多弹头弹道导弹。

据了解,“海巴尔”导弹很有可能指的就是伊朗此前曾公布的“霍拉姆沙赫尔-4”远程弹道导弹。据伊朗媒体此前报道,“霍拉姆沙赫尔-4”导弹被认为是“伊朗破坏力最强的导弹”。


伊朗议会赞成关闭霍尔木兹海峡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22日获悉,伊朗议会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库萨里表示,伊朗议会已得出结论,认为应关闭霍尔木兹海峡,但最终决定权在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手中。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阿曼和伊朗之间,连接了东部的阿曼湾和西部的波斯湾,是海湾地区石油输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海运原油贸易都要途经霍尔木兹海峡。


美国公布打击伊朗核设施细节,称不希望伊朗政权更迭

在美国对伊朗三处核设施发动袭击后,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凯恩共同在22日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凯恩就美军行动进行了介绍,他称此次行动名为“午夜之锤”。据介绍,本次美军行动包括:

  • 动用包括B-2隐形战略轰炸机在内的125架飞机;
  • 使用了75枚精确制导弹药,其中包括14枚GBU-57巨型钻地炸弹;
  • 美海军舰艇发射24枚“战斧”导弹;
  • 将B-2轰炸机部署至太平洋上空作为“诱饵”;
  • 美单方面轰炸,未动用以色列战机;

美防长赫格塞思表示,美国基本摧毁了伊朗的核项目。赫格塞思称,这项任务并不是、也从来不是为了更迭伊朗政权。

美副总统万斯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袭击伊朗核设施为重启与伊朗的关系与对话提供了机会。他不担心美军对伊朗的袭击会成为一场旷日持久的冲突。美国不希望伊朗政权更迭,希望与伊朗就长期解决方案进行对话。

至于此次美军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行动效果几何,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凯恩和美防长赫格塞思都表示,袭击成果评估正在进行中。有美国高级官员透露,B-2轰炸机并没有摧毁伊朗福尔多核设施,但造成了严重损坏。


国际原子能机构:福尔多核设施受损情况仍不明晰

当地时间2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就伊朗局势向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声明,通报了伊朗核设施受损情况。

  • 伊斯法罕核设施遭受了大面积破坏,其中一些建筑可能含有核材料,其地下隧道的入口也受到了影响;
  • 福尔多核设施也受到了直接影响,但内部受损程度无法确定;
  • 纳坦兹此前遭到严重破坏,又再次遭到美国钻地弹的袭击。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在该机构当天发表的声明中说,伊朗核监管机构已通知国际原子能机构,三处核设施遭袭击后,场外辐射水平没有上升。


以总理否认卷入“消耗战”,以军称对伊行动来到转折点

以色列方面,针对近期有关以色列在与伊朗冲突中,以色列正逐步走向消耗战的说法,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2日在一场预先录制的新闻发布会上否认了这一说法。

内塔尼亚胡表示,以色列不会卷入消耗战,但在实现所有目标之前,也不会结束这场“历史性的行动”。内塔尼亚胡还表示,一旦以色列在伊朗实现了目标,便不会继续进行不必要的行动,但同时也绝不会过早收手。

以军总参谋长扎米尔在评估当前局势时称,目前以军已经面临对伊朗袭击行动的“转折点”——“美军以致命、精准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袭击了伊朗的核心核设施”。他表示,目前以军在伊朗“仍有一些目标需要继续打击,以军将就此加快步伐”。

扎米尔还透露,“在长达数月的策划过程中,特别是过去一周”,他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凯恩“始终保持密切沟通”。他认为,“以美两军协同作战机制,是以色列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柱。”


安理会举行紧急会议 中方强烈谴责美方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联合国安理会就美国袭击伊朗举行紧急公开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发言,强烈谴责美国袭击伊朗、攻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的核设施。

傅聪说,美方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国际法,侵犯伊朗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加剧中东紧张局势,严重冲击国际核不扩散体系。

傅聪说,俄罗斯、中国、巴基斯坦已经提出一项安理会决议草案,呼吁立即无条件停火、保护平民、遵守国际法、开展对话谈判。

在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伊朗核设施被美袭击紧急会议前,傅聪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伊朗受打击核设施是处于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之下的。美国这一行为公然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机制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傅聪指出,伊朗受到了伤害,但同样受损的,还有美国自身的信誉——无论是作为一个国家,还是作为任何国际谈判的参与方。


中国驻伊朗大使馆:绝大部分在伊中国公民平安撤出

新华社记者22日从中国驻伊朗大使馆了解到,以色列与伊朗冲突爆发以来,中国驻伊朗大使馆与我外交部及中国驻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伊拉克等周边国家使馆密切沟通,通力合作,争分夺秒帮助中国公民撤离。截至21日,绝大部分在伊中国公民已平安撤出。

6月19日,在伊朗德黑兰的华侨华人准备乘车撤离德黑兰。


伊朗总统:伊朗将对美国侵略行径作出回应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22日与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时表示,美国袭击伊朗核设施是侵略行径,伊朗方面将对此作出回应。

据伊朗总统府22日发表的声明,对于马克龙希望伊朗在美国打击该国三处核设施后保持克制的要求,佩泽希齐扬说,伊朗从未主动挑起战争,但在遭遇侵略时必将进行自卫。他说,伊朗始终表示愿意在国际规则框架内进行对话,但绝不会屈服于霸凌政策,对侵略行为作出适当回应是理所应当的。

佩泽希齐扬表示,围绕伊朗核问题,伊朗与美国曾在阿曼斡旋的间接会谈中谈及信任建设,然而美方却袭击了伊朗核设施。他指出,外交谈判的有效性建立在双方都恪守承诺的基础上,而不是在谈判期间一方对另一方发动攻击,破坏信任。

佩泽希齐扬重申伊朗从未寻求战争或核武器,因为和平与安定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21日证实,美军“成功打击”伊朗福尔道、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伊朗方面发表声明,以最强烈措辞谴责美国对伊朗用于和平目的的核设施进行“野蛮军事侵略”。


国际社会谴责美国打击伊朗核设施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针对美国打击伊朗福尔道、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国际社会22日谴责此举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对中东地区及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同时敦促有关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和外交手段解决冲突。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社交媒体发文说,美国对伊朗动武导致本已处于危险边缘的地区局势危险升级,并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直接威胁。他敦促联合国会员国缓和局势,履行其根据《联合国宪章》及其他国际法规定所承担的义务。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秘书长布达维发表声明说,当前中东地区发生的事件,包括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直接打击,将加剧紧张局势,影响地区安全与稳定。海合会重申对一切威胁地区安全与稳定的行为表示谴责,呼吁有关各方采取外交手段作为解决冲突的有效途径。

阿拉伯国家联盟发表声明,谴责任何侵犯国家主权的军事行动。声明强调,当前的局势升级只会导致无休止的暴力循环。阿盟呼吁各方避免陷入升级的漩涡,并恢复外交途径作为解决所有争端的唯一途径。

埃及外交部发表声明,重申反对任何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的行为,强调军事行动不是解决方案,政治解决方案和外交谈判仍然是“解决危机和实现持久和解的唯一途径”。

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袭击伊朗核设施,称此举粗暴违反国际法、《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令人特别担忧的是,这次打击由身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一个国家实施。”

印度总理莫迪在美国袭击伊朗核设施后与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通电话。莫迪在社交媒体就此次通话发文说,“我们再次呼吁立即降级局势,通过对话和外交途径尽早恢复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

菲律宾外交部发表声明,重申通过和平与外交途径解决危机的必要性。声明敦促有关各方走外交道路,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威胁地区及国际和平与安全。

黎巴嫩总统奥恩警告说,近日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对抗加剧,尤其是当天针对伊朗核设施的袭击,可能加剧地区冲突的风险。他敦促各方启动严肃且建设性的谈判,以恢复地区稳定。

伊拉克政府发言人阿瓦迪发表声明说,伊拉克坚决反对在国际关系中动用武力,呼吁各方全面尊重国家主权,切实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特别是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管、用于和平目的的设施。

卡塔尔外交部发表声明说,当前危险紧张局势可能在地区和国际层面引发灾难性后果,希望各方展现理性与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

沙特阿拉伯外交部发表声明,谴责并反对侵犯伊朗主权的行为。声明强调必须尽一切努力保持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并呼吁国际社会推动达成政治解决方案,以结束当前危机。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表声明,谴责美国对伊朗领土和主权的公然侵略。声明说,此次野蛮侵略是对国际法的公然违反,以及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直接威胁。

苏丹外交部发表声明说,美国打击伊朗核设施使地区局势进一步复杂化,对国际稳定、和平与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声明还反对任何侵犯伊朗主权的行为,呼吁有关各方在国际社会支持下,坚持和平谈判解决危机。

瑞士外交部在社交媒体发文,强调全面尊重包括《联合国宪章》和国际人道法等国际法的重要性,呼吁各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立即回到外交途径上来。

智利总统博里奇在社交媒体上谴责美国打击伊朗核设施的举动违反国际法。“在任何情况下,智利都捍卫国际人道法。拥有权力并不意味着有权违反全人类共同制定的规则。”

哥伦比亚外交部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公报,敦促有关各方紧急重回谈判轨道,避免地区冲突升级。公报说,哥伦比亚反对任何单方面使用武力的行为,特别是在这种行为违背《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并对国际和平与稳定构成威胁时。

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在社交媒体发文,强烈谴责美国打击伊朗核设施,称这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将导致中东地区冲突危险升级,“将人类拖入一场不可逆转的危机”。


本文资料源自央视新闻、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