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印度和巴基斯坦又又又打起来了,两国剑拔弩张,冲突愈演愈烈,甚至已经成为50年来印巴间的最大冲突。这也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和担忧。
而在迪拜,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也是不可回避的两大群体,人口几乎占据了阿联酋的半壁江山,基本在迪拜的华人都接触过,因此有关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话题,也成为许多迪拜华人关注的焦点。
那么问题来了:
> 这一波印巴冲突为何发生?
> 那么多年了,为什么印巴总是打来打去?
> 印巴冲突对迪拜会有什么影响呢?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在评论区交换意见
■ 时间线
这一波印巴冲突为何发生?
克什米尔问题素来都是印巴冲突的导火索,这一波冲突同样产生于克什米尔地区。克什米尔地区的成分非常复杂,有印控区、巴控区以及各种大大小小的争议地带。

4月22日(起因):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一个小镇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3名武装人员开枪射击,导致 26 人死亡(大部分都是印度人)、至少 17 人受伤。事后激进组织 “克什米尔抵抗运动” 宣称对此次袭击负责。但印度则认为这个组织是受巴基斯坦支持的。
4月23日:虽然巴基斯坦否认支持激进组织,但印度还是宣布一系列针对巴基斯坦的反制措施。包括……
断水:暂停执行《印度河河水条约》,这相当于切断了巴基斯坦45%的水源供应,将影响巴国70%农业灌溉;
断路:关闭印巴之间唯一的陆路口岸阿塔里,暂停了所有对巴基斯坦的签证发放;
断交:驱逐巴基斯坦驻印外交官,要求境内巴基斯坦公民48小时内离境;
4月24日:巴基斯坦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反制手段…
关闭领空:禁止印度航班过境;
暂停贸易:暂停与印度的一切贸易;
断签证:暂停向印度人发放签证;
4月25日 – 5月初:印巴军队在克什米尔控制线沿线多个哨所附近发生小规模交火,局势逐步紧张。
5月7日:印度发动“辛杜尔行动”,向巴本土及巴控克什米尔发射 6 枚导弹,造成 8 人死亡、35 人受伤。巴基斯坦则击落印度5架战机,摧毁印军旅级指挥部,宣布主要城市进入紧急状态。
5月10日:巴基斯坦正式启动军事行动回应,宣布将打击印度境内多个目标。
截止发稿前,印巴依然处于这种你来我往的紧张状态。
■ 观历史
印巴到底什么仇什么怨?
其实印度人和巴基斯坦本是同根生,源自一个民族,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本也属于一个国家。但究竟是有什么仇什么怨,让他们不仅分裂,还如此仇恨彼此呢?这里面其实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
其中根本的根本,便是宗教。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且灿烂的历史,宗教文化也非常多元。但在大部分时间里,印度教在印度各个宗教里占据着统治地位,并对印度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大家熟知的严重阻碍印度发展的种姓制度,就是印度教的产物。

但在大约8世纪时,阿拉伯人崛起,印度教在印度也迎来了新的挑战者 —— 伊斯兰教。尤其是之后印度的强大王朝——莫卧儿帝国,由于国王信奉伊斯兰教,也让伊斯兰教在印度遍地开花。

然而,虽然莫卧儿帝国的上层信奉伊斯兰教,但印度教已经在民间根深蒂固,中下层老百姓信奉的大多还是印度教。又基于印度教更便于管理老百姓,莫卧儿帝国的高层并没有打压印度教。
但两种宗教在日常生活里还是矛盾重重,除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不同的饮食习惯外(印度教视牛为神物而不食,而牛肉是穆斯林的主要食物之一),印度教强调的阶级不平等的种姓观念,与伊斯兰教”凡穆斯林者结为兄弟”的思想相抵触。这使得民间时常发生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斗争与冲突。
虽然莫卧儿王朝下两种宗教经常磕磕碰碰,但好歹没有什么大事发生,直到英国人来了……

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推翻了莫卧儿王朝,成为了印度实质的统治者。但由于文化和执政方式的大不同,印度爆发了民族起义,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势力第一次形成了统一战线对抗英国人。
之后为了防止两股宗教势力的合谋,英国“分而治之”的骚操作开始了。其核心是通过制造和激化印度社会的内部矛盾,削弱印度人民的团结,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大概就是穆斯林势力强的时候,英国就开始扶植印度教势力,印度教势力强的时候,英国就开始扶植穆斯林势力,让两边彼此膈应,产生间隙。
随着两股势力的分歧,印度穆斯林势力单方面从执政党退出,成立了自己的全印穆斯林联盟,主要活动区域就是如今的巴基斯坦地区。之后英国通过了“莫莱-明托改革法案”,确认了全印穆斯林联盟的政治地位,这又引发了印度教势力的强烈不满。
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日不落帝国也开始日落了,英国不再管的了印度,就准许印度独立。而在争夺掌控国家权力的同时,印度国内的印度教势力和穆斯林势力也变得越来越不对付。其中在印度穆斯林群体中,支持在祖地巴基斯坦建国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印度穆斯林领袖、巴基斯坦开国者真纳与印度圣雄甘地。
1947年7月,英国驻印的最后一任总督蒙巴顿提出让巴基斯坦脱离印度而建国的方案并获得通过 ——“印巴分治”正式开始了!但难就难在 —— 怎么分?因为印度当时的成分实在太复杂了,而留给英国划分国境线的时间只有短短两个月。
根据独立法案,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中间被印度隔开。而东西巴基斯坦两地居民的民族、语言和文化都不尽相同,统一的基础仅仅只是伊斯兰教。

印巴分治前英属印度宗教分布(绿色为伊斯兰教,红色为印度教,黄色为佛教)
更尴尬的是,英国派来划国境线的官员根本没有去过印度,完全不了解印度的国情,在国境线划分上大摆乌龙。比如将穆斯林聚集地划给印度,又将印度教徒的圣所划给巴基斯坦……
这使得居住在印度教徒地区的穆斯林逃往到巴基斯坦,而穆斯林地区的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则逃往印度。在国境线的两侧,短时间内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引发了大混乱,产生了大量的难民。

在国境线公布后,数百万印度与巴基斯坦人因为信仰而背井离乡
同时,这个事件也爆发了20世纪最大的流血事件。两教教徒在国境线上发生了难以计数的暴动、屠杀以及复仇,造成了难以估量的人道主义灾难。有研究表示,在印巴难民迁移过程中,最保守的估计也有至少50万人在冲突中丧生,1200万人无家可归。

1947年既是印巴独立之年,又是印巴近代史上最悲惨的一年
而这也真正为两国埋下了仇恨种子,并形成了长期的影响。
其中争斗最为激烈的就是克什米尔地区,在巴基斯坦独立之初,这里有八成人口信奉伊斯兰教,但统治阶层却信奉印度教。两边都认为克什米尔是属于自己的地盘,在之后的日子里爆发了三次大规模战争和无数次小的冲突。甚至在第三次克什米尔战争中,还间接导致了东巴基斯坦的独立,形成了如今的孟加拉国。
克什米尔问题导致印巴矛盾升级,让本是同根生的两国结下不共戴天之仇,时至今日依然无解。
■ 题外话
印巴冲突对迪拜有何影响?
虽然印巴两国矛盾不断、纷争不断,但作为迪拜的第一和第二大人口来源国,迪拜的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倒是能和平相处,并没有发生什么大型冲突,顶多就是打打口仗,阴阳两句。

一方面,毕竟能来迪拜混的,大家都是奔着赚钱来的,没必要伤这个和气,断了自己的财路。另一方面,阿联酋对政治煽动等破坏民族和谐的行为是零容忍态度,对此特别注重。
2016年阿联酋的印巴侨民因克什米尔问题在社交媒体爆发骂战,马上就被阿联酋警方警告。2019年印巴局势紧张的时候,阿联酋还加强了对两国社群聚集区的巡逻,防止潜在冲突。
相较政治原因,阿联酋少有的几次印巴冲突居然是为了板球比赛。2014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劳工因为板球比赛结果而发生斗殴事件。2022年板球亚洲杯,迪拜警方还预防性地拘留了8名在公共场所挑衅斗殴的印巴球迷。

所以印巴本国打来打去那么多年,迪拜的印巴侨民各自安好,不闹事不惹事。这轮印巴冲突自然对迪拜也没有什么影响。在本轮冲突发生后,阿联酋官方也发表声明,呼吁两国“保持克制,缓和紧张局势,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
如果非要说影响,对迪拜也只有利好影响。迪拜有如此庞大的印、巴侨民基础,生活安逸,政治安全,如果两国冲突升级,那迪拜自然成为冲突地区权贵们的首选避风港,带着乱世的热钱,为迪拜的经济繁荣添砖加瓦。
虽然在许多中国人眼中,印度人是油滑的狐狸,巴基斯坦人是傻傻的铁憨。基于他们看起来像,闻起来也像,许多华人会将这两个群体合并,再顺上存在感不高的”千年民工”孟加拉人,统称他们为“印巴人”。而这个词还有一个潜台词后缀 —— “劳工”。描述的是来自印度、巴基斯坦以及孟加拉的底层。
但事实上,印度和巴基斯坦在迪拜也有许多隐藏大佬。尤其是印度人,在中东有着很深厚的财富积累,阿联酋十大富豪里,就有六位来自印度。同时印度在迪拜也存在大量的精英和中产阶级,遍布各行各业,实力不容小觑,总之远远比迪拜的华人根深蒂固。

2023年阿联酋十大富豪,印度元素满满
前些年,俄乌战争让迪拜大发洋财,如果在某一天,印巴冲突最终演变成大规模战争,那为迪拜带来的财富将远大于俄乌战争。“发国难财”——这或许不是迪拜的向往,却是属于迪拜的“被动能力”。当然,世界和平,才是最美好的愿望。
本文部分信息引用自公众号 环球情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