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发生在迪拜的真实爱情故事

投稿/利玛窦
【沫点评】:写得真好啊,和看小说一样,还是迪拜的真人真事,大呼过瘾,强烈推荐。

(一)

我真的忍不住了,虽然下周六日考试,但是我还是八一个小故事吧?

一直以来,我一直觉得自己太八卦,但是直到昨天,我才知道我还不够八卦。

这是毕业的时节,在离开学校的日子里,自然有一份情谊,也被永远留在了学校里。

她是我校排名第一的优秀毕业生。像很多印度女孩子一样,她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读完了本需要两年的课程,但是就在她期盼以久的毕业典礼到来的时候,她却缺席了。冠冕理由是:我在印度,来不了。实际理由却是:我无法面对他。

他是我校一个普普通通的本地白袍。像很多本地男生一样,他把本只需要两年的课程延长到了两年半,但是就在他好容易拿到毕业典礼文凭的那一天,他却也缺席了。冠冕的理由是:他上班,实际的理由却是:她没来。

其实我是先认识她的,她简直是全校最用功的学生,只要有空就去图书馆看书。就算没课也会来学校自修。

而他我确实没有什么印象,所有的印象就是他老是和同班同学阿里·穆罕默德走的很近,也不和别人一起。而后者就是本故事的八卦来源。
 

(二)

在认识她之前,他是一个每天混着日子的人,虽然像很多白袍一样在家族授意下早早结婚,有着一份政府部门的稳定工作,但是家对于他而言,不过是个睡觉的地方。虽然有老婆,也有几个孩子,但是他依然在外面有空就去看电影,和朋友一起吃饭,即使没事也借着工作名义不想回家。恰逢此时,单位里给他报销读书的费用,有正当的理由不回家,何乐而不为呢?因为我们学校内容简单好过,于是他选择了我们学校继续他的大专学历。

在认识他之前,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甚至有点书呆子气质的女孩,生在迪拜,长在迪拜,直到读书时去了印度–出身于锡克教家庭的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印度的一所天主教会高中。高中毕业后她又回到了迪拜,因为我们学校有着低廉的学费,在父亲的授意下,她来我们学校继续升学。

……点击READ MORE阅读全文

在英语授课的环境下,他显然很不适应,在开始的半年时间里(因为没通过英语和数学考试,他被勒令学半年的0课时课程)他所有的科目都是C和D。直到遇到了她。

他俩的开始最早便是他让她做作业。当时他俩正巧选了一门同样的课,这些作业,对于一个而立之年的他来说,真的是有点难度。却对于豆蔻年华的她来说,信手沾来。他小心地问她的朋友们要来了她的手机号码,想了很久,却还是下不下这个决心打。最后还是决定发一条短信给她:“你好,我是***课上里的***,你能帮我做作业吗?”不一会儿,就收到了她的回信:“可以。”他当时想的是:“从此不用担心作业的问题了!”庆幸之余,同样感到一丝幸福:这是他平生第一次追女孩子——虽然对方是一个印度锡克教徒。

从此之后,他的作业便成了她的作业,他的成绩也渐渐成了A和B。但是他却连和她当面说一声“谢谢”的勇气都没有。他们的联系,一直仅仅停留于短信和电邮–虽然他们几乎是同班上课。作为一个30岁的大男人,面对一个20出头的女子,即使她早已不是他的第一个女人,他依然不敢否认自己的羞赧。–在这个品学兼优的印度姑娘面前,自己真的是“低到了尘埃里”。

渐渐地,他越来越觉得对不起她,但是实在又不知道能够为她做些什么:一方面他无法回避自己对她的注意–而且这样的注意随着时间的推进与日俱增,但另一方面他害怕被周围的同学发现自己白袍下的那个“小秘密”–毕竟在众人面前,他有一份体面的职业,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他没有勇气去破坏这既有的一切。几次,他写好了短信,最后却还是删除了改成了与学习有关的内容。

而她似乎没有注意到他,只是因着自己既有的轨迹继续地学习。与很多印度姑娘不同,她很白,而且也很欧化,甚至她更喜欢别人叫她的英语名字而不是印地语名字,甚至我从未见她穿过莎丽。也出于这样的原因,她与我校的那些成天在一起的印巴学生也很少往来。
 

(三)

那天,他和阿里一起来学校,阿里一如既往地和前台八卦着,而他则坐在前台对面的沙发上,一边等待着他这个健谈的朋友,一边佯装无事看着门外,心里期待着她的到来–不知为何,他有这样的预感。

果然,她拿着一大叠的书来到了学校,在进门的一刹那,她和他的目光遇到了一起,却又立刻分开。但是她手中的书却不听使唤,悉数掉在了地上。他马上帮她去拾掉在地上的书,而她则似乎刻意在回避她的目光,末了,她没有看他,轻轻地说一声:“谢谢”,便继续自己的路。而他却站着,呆了一会儿。在他已经过去的30多年人生道路里,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

又是一个周五,周五是家里聚会的日子。他看着老婆准备把女儿小时候的故事书盒子扔掉–其实那是一套精装书,外面有一个很大的盒子,但是里面的故事书早已经随女儿的长大不知去向,空留一个大约半米长,1/4米宽的盒子。老婆说把它扔了吧,而他却忽然想起了什么,说给我吧?我来处理。。。

他发短信给她:“我在家里找了个没用的书盒,送给你装书吧?”,过一会,她回复:“谢谢,你可以放在前台吗?我下课来拿。”(所以我惊异于前台竟然也知道这一段故事。)

从此后,她就天天带着一个阿拉伯语儿童故事书盒来上学。我曾经问过她不懂阿拉伯语的她从哪里搞来一个阿拉伯语儿童故事书的书盒,她只是含糊地说是朋友送的。

他终于无法回避自己的感情,将一切告诉了他最好的朋友阿里。“老吃老做”的阿里先是大吃一惊,作为一个朋友告诉他:他们是不可能的。首先,他是有家室的人,他的家庭能否接纳这个锡克教的女生是个未知数。其次,就他听到的八卦而言,她和很多印度的女孩子一样,为了节约嫁妆费,年纪很小就订婚了,未婚夫在印度。但是,阿里还是安慰了自己的好友:不过这样也好,毕竟也是学校里的一份记忆。

她订婚了?对于他来说,不知道感觉应该是减弱自己的负疚,还是增加自己的失望。不过,这个消息却让他淡定了一些。那天晚上,他终于发出了第一条无关学习的短信给她:“你周末有空吗?听说你喜欢赛车,想和你一起去开卡丁。”过了一会儿,收到了她的回复:“好啊,我确实周末去开卡丁的计划呢。”

那一刻,他有一丝如释重负的感觉,并伴着一丝幸福。。。
 

(四)

他知道她没有车,想问她是否需要去她家接她一起去开卡丁车?纠结了很久,想发短信问她,却最终没有发–纵然表面上他拥有一切,但是在她面前一切烟消云散,不值一提,他怎么做都害怕影响到了她。他俩同是迪拜卡丁车俱乐部的会员,他也曾经开过多次卡丁车,但是这一次却与众不同。

第二天,她早早地来到了卡丁车场,她不愧是“专业”的卡丁车迷,有一套卡丁车的装备。当穿上卡丁车的制服,带上头盔。披肩的长发挽起藏在头盔里,有点紧身的运动服里衬出了她少女的曲线:与平日里的“书呆子”判若两人。同时:他也脱下了白袍,换上了制服和头盔–他觉得这样才能稍许与她相配,只有这样他才觉得这是真正去掉一切伪装的自己。

但是他错了。当俩人上了各自的卡丁车,他这个驾轻就熟的卡丁车手似乎成了刚上车的孩子,因为此时他的眼中只有她。而她则似乎玩的很开心,不停地嘲笑他:卡丁车俱乐部是怎么接收你的?而他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沉醉于她的关注。

末了,趁着脱去制服前,他努力地一字一句问她:我,能,送,你,回,家,吗?突然她脸色有点羞红,轻轻地点了点头。

她家在沙迦,他家在乌木盖万。送她回家也算顺路。他开着他的英菲尼迪跑车向沙迦方向进发,而她则累的睡在了副驾驶座位上。她睡着的样子,真美。。。他想吻她,但是依然觉得自己不配。

迪拜到沙迦的路是这样的短暂,以至于他们只能享受一会儿独处的时光。车到了她家公寓门口,她下了车,门口已经有一个青年男性在等她,从那个男性的装束来看,也是锡克教的家庭。他想:这就是传说中她的未婚夫吗?他目送她下了车,正想躲开,那位男性把头伸进了车窗:“***,你还认识我吗?”,他有点莫名,这个男性接着说:“你不认识我了啊?你们这届进来时候我还带你们参观过校园的。我记得你啊?喜欢卡丁车的。我妹妹说和同学一起出去开卡丁车,我在想可能是你,没想到真是你。谢谢你送我妹妹回家。”

原来她的哥哥也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像迪拜的很多学校一样,我们学校对于有2个以上孩子入学的家庭有折扣优惠。也许这就是她被叫回迪拜上大专的真正原因吧?

面对这样的意外,他心里埋怨自己的朋友阿里,没有告诉他这个八卦:这个意外把他刚建立起来的“首战告捷”的心理再次全部摧毁:原来自己在她的家人那里就是个“透明人”。

因为她家里的人都和他熟识,因此他和她又有多次去开卡丁车,她与他之间,只要上了卡丁车场,便似乎放弃了拘束,只有在卡丁车的赛场,他俩才真正彼此属于对方。而当他们下了赛场后,又变成了普通的同学关系。她的哥哥不久买了车,她开卡丁车时大多有哥哥接送(反正她的哥哥毕业不久就接手了她爸爸开的公司,也在迪拜)
 

 (五)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一晃到了最后一个学期,这个学期最大的任务,便是“实习课”:不用上课,但是要交论文。好在论文是可以三五结群的。于是他和她,再加上他八卦的好朋友阿里便很自然地结成了一组。好在我们这个男女混校的学校里,这样的男女混搭并不令人感到奇怪。她一个印度的女孩子,和两个本地的大男人组成一组,虽然有些奇怪,但是毕竟组别是自由组合,剩下的总有勉强的。他们三人在校园里也没有引起很大的注意。

剩下的也就是落实实习的地方了,这天,阿里给他出了个主意:你要是能帮她落实实习的地方,她的心就属于你了。他纠结了半天,终于发了短信:“你开始实习了吗?”她回了一条:“是的,我在我哥哥公司里实习,你呢。”于是,他把后面阿里教他的所有台词都忘记地一干二净,甚至都忘记答她的话茬。

到了拼毕业论文的季节了。她平时还是学习的,而他则即使人在学校,心思也不在学习上,而他的损友阿里则更加满脑子的吃喝玩乐。但是,阿里的英语比他好也是事实–毕竟阿里是地道的迪拜人,而他则来自乌木盖万。当然了,即使英语再好的阿里,也实在是憋不出,或者说懒得憋出这么长的小书一样的论文的。于是写论文的重担自然压在了她的身上。

但是,她似乎不想像前个学期那样默默地把作业拿下来大包大干。她很认真地告诉他们:我们三个人是一组,那么都我一个人写论文是不行的,你们也要参与找材料。于是,这样一对奇怪的组合曾经数次在我面前出现过,而且每次出现,总会出现到不关门不罢休。对于我来说,我是十分欢迎他们出现的,因此他们每次出现,大方的阿里就经常顺路送我回家。而他则开着她回到沙迦的家里。

在我的印象里,每次讨论都是在图书馆的电脑区,每次的布局几乎相同:总是阿里和她两个人坐面对面讨论,而他则在永远在她身边一台电脑里默默地不知道看着什么,却是总不做声。以至于当阿里告诉我他俩是一对的时候,我竟然第一反应觉得应该阿里和她是一对更合适。

她似乎很陶醉于这个时刻,在晚上的图书馆的电脑区里,除了他们三个外,几乎没有任何人。那个晚上,他终于试探地把手伸到她面前,等待着她的回应,她还想犹豫,此时,坐在对面的阿里突然叫她:“你看,这段不错。”于是她几乎本能地把手放在了他的手上。那一刻,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而当她发现自己的手已经在他的手里,看了他一眼,他也向他看去,但是彼此的目光立刻躲开,她的脸上有点羞红。那个晚上,他们的手就是这样彼此握着,直到图书馆关门。
 

 (六)

自从两人牵手之后,他反而更加羞于见到她,但是论文的压力让他们还是必须每周一次地出现在学校图书馆电脑区。那段时间,他俩时而出去开卡丁车,时而聚在一起写论文。动作也从最开始的牵手,到后来的“搭腰”:两人的位置也从两个电脑变成了一个电脑。当然了,前提是整个电脑区除了我这个只顾着开心网收菜的工作人员外,只有阿里这个见怪不怪然后全部八卦出来的“淡定哥”了。

她依然努力着,写完了论文,依然一遍一遍地修改,虽然临近毕业,却依然辛苦。只有他俩周末去开卡丁车的日子,才是放松的时候。其余时候,他俩几乎没有一起出去的机会,并非他囊中羞涩–事实上和很多当地人一样,他除了拥有一份政府部门的职业外,还有几个名义上属于他的企业–一方面他害怕遇到从乌木盖万赶来迪拜SHOPPING的家人–他实在没有勇气失去既有的一切,另一方面她也不知如何解释她和他的单独行动。

论文终于大功告成。阿里已经迫不及待地期待毕业,而他则心情忐忑:一方面他想早点拿到文凭升职加薪,但是另一方面他却不舍得她——失去了学习这一理由,还有什么理由能见到她呢?在阿里这个损友的带领下,他确实曾嫖过多国的妓,也包过来自伊朗的“二奶”,但这些人顶多就是散发剩余的激情。当他遇到她的时候,他才初尝爱的滋味。男人可以做到爱和性分离吗?他说:可以。

他想过娶她,可是他不可能和自己的妻子离婚,尽管他们之间的婚姻纯粹是家族安排,没有任何感情可言,但是结婚10多年来,他的妻子尽心尽力照顾子女,无可错处:事实上她的妻子与她年龄相仿,但是看上去却比她苍老许多。

而就算她愿意皈依穆斯林做二老婆,生活在柴米油盐之中的她还会像现在这样在阳光下畅快地笑吗?再说她的家人都在这里,而且家境中等,如何忍得自己全A的女儿在眼皮底下低人一等做人二老婆?就算她愿意,他也觉得自己对不起她。

他无法欺骗自己的心,但是他知道,他们斗不过现实。–况且她在印度还有一个传说中从小订婚的未婚夫,等着她大专毕业就成婚。

所以他只能努力控制着自己,珍惜与她在一起的每分每秒,一起等待着“最后审判”的一刻。
 

 

(七)

在最后一次期末考试之后,他知道他和她进入了倒计时的状态,几乎每一天,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都在脑海中浮现:在认识她之前,他考过两次托福,每次都以巨大的分数差距落败。他的好友阿里第一次高分通过之后,便一直拉他出去玩。而他则天天被我们学校盯着:不过没证书,钱扔水里不能报销,而他则丝毫不为所动,天天和阿里到处海吃海喝,电影看看,似乎一点都不担心。

认识她之后,他发现他的英语实在太差了,以至于发一条短信都需要查词典–这也是他不敢和她说话的原因之一。于是,他开始努力学习英语,甚至叫阿里尽量用英语和他说话。他上英语课的时候从来没那么认真听过,他也知道是为了她,但是她却是他唯一的动力。她也知道他英语差,虽然托福她帮不上什么忙,但是所有的英语课程中的小组RESEARCH环节几乎她都自愿和他与阿里分在一组。虽然也被一些同学们以另类的目光嘲笑过,但是她不以为意。到后来,毕竟绝大多数人的眼光里,她并不是美女,他也远不是帅哥,因此根本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同学们也渐渐习惯了他们“铁三角”的事实。最后,在毕业前的那个学期里,他终于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了托福考试。

还有,在认识她之前,他和阿里几乎是每周四都出去,他们成为“朋友聚会日”,有时看电影,有时去吃饭,有时和阿里一起勾搭女孩子,用他的话来说YOUNG CHICK(鉴于找不到比较美好的翻译,此处保留原文),但是自从认识了她之后,别的女孩子–不论是哪国的女孩子,与她相比都黯然失色。她的一颦一笑,常驻留他的心间。有时候甚至在家里发呆都会想起她的微笑。

认识她之前,他几乎从没管过孩子,把两个孩子都扔给了妻子。而认识她之后,他开始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并且突然鬼使神差开始辅导已经上学的女儿的学习,并开始对女儿的成绩有了要求。他的心中,女儿俨然成了学习成绩优良的她的替身。

天哪,这就是传说中的“厚薄”(??,houb,LOVE)吗?之前,他没有体会过,还是“经验老到”的阿里告诉他:“厚薄”就是这样的滋味。当你空下来的时候,不论她在不在身边,你的心都围着她,甚至随着她的点滴变化而增厚削薄。(原话为YOUR HEART WILL BE CHANGED BY HER,此处为意译)

就在那段时间里,根据我校毕业流程,毕业生需要填写毕业表格。在毕业表格移交给我之后,我进行了认真的核对。之后,打电话叫包括阿里在内的尚未填毕业表格的毕业生来学校填写毕业的一套表格。而每次只要阿里过来,他总是也陪着一起过来,他问我,你为什么不打电话给我来填表格呢?还开玩笑说我偏心,喜欢阿里不喜欢他。我担心我漏查了,当着他的面复查一遍,但是我发现他的全套表格已经填完了。在我展示给他看的那一刻,他把表格捏在手里看了良久。而阿里则偷笑着,在我面前说你看这家伙老了健忘了,自己的签名自己忘记了–之后阿里告诉我,所有的表格都是她代他填写的。
 

 

(八)

作为我校的传统,学生会每年都要OUTING一次,这样的OUTING以学生自愿为主—说实话,这样的自愿也是无奈的,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大人,很多必须的东西(比如毕业生填表)都有人不来填,别说是这些OUTING了。

其实,他俩是从来不参加这类活动的:OUTING总是安排在周五——传统上周五他哪怕再不情愿,他也得呆在家里。而对于她来说,她找不到参加的理由—除了他和阿里之外,学习是她全部的生活。

而这次的OUTING对于他俩来说都很特殊,其实点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RAK,这是他们在校的最后一个OUTING的机会了。但是截至报名的最后期限,他和她的名字都没有出现在报名的名单上。

出发前一天晚上,他和阿里照常一起出去看电影,他突然开口问阿里去不去RAK。本来这样的活动,如若不想去,是提也不会提的,而这次他主动问阿里去不去,阿里也很快猜到了个中的原因。其实从阿里的角度,是断不想去RAK的,一来他是一个夜猫子,喜欢周五白天睡懒觉;二来周五他也需要陪伴家人;三来作为UAE的CITIZEN,RAK是他小时候就去过的地方,没有任何新鲜感;四来让阿里跟着大部队走,他是不情愿的。

但是既然好友提出了,讲义气的阿里还是决定帮他的好朋友一把,但是为了掩人耳目,阿里又叫上了同班同学:伊朗的侯赛因—因为他们断定,几乎不会有成年本地人在周五早上跟着大部队特地跑去RAK,叫上侯赛因至少有一个冠冕的理由:侯赛因是确实没有去过RAK的。而在交通上,阿里也主动对他说:你的小车别开了,到时候你和侯赛因坐我的大路虎跟着学校大巴吧?到时候坐三个人,还能留个空位—他心知肚明,这空位是为谁而留。

自然,经常来往于迪拜德黑兰两地的侯赛因是不知道这一切的,他只是纳闷他的两位好友怎么会突然想到带他去RAK玩,而且还跟着学校的大部队—搞的像小时候春游一样。

从迪拜到RAK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路上第一次去RAK的侯赛因总有些兴奋。而他却显得十分安静,只是间或让阿里别开太快,跟着学校的大巴,时而手里不停地发短信。侯赛因似乎猜到了他和“女友”发短信,不过他也无所谓,只是一会儿和阿里谈迪拜生意难做,一会儿问阿里说毕业后的憧憬。

与此同时,我在学校的大巴上,她也坐在车上,车上印巴的孩子们几乎占了一半,剩余则是来自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孩子们。车上的他们似乎很兴奋,不知谁拿来了一个鼓,他们在车后不停地又跳舞又唱歌。然而,她却是一个另类,在我的记忆中,在去往RAK的路上,她只是低着头不停地发短信。

其实我们的目的地是一个来自RAK的学生私人庄园,离庄园开车不远便是一个卡丁车场—现在想来这才是两人参加这次活动的真正目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大家在吃完中饭的时候,他俩悄悄消失了一段时间—我相信这是阿里的主意,因为当时不少学生都消失去周围或在庄园里开小车,开沙漠摩托等等自我行动。因此他俩的消失并未引起我以及绝大多数人的注意。

当我重新翻看我们学校FB上去RAK的照片,可以明显看到这样有趣的一幕:多张照片中:三个大老爷们拥抱在一起,阿里和侯赛因笑得正欢,而他则明显不在状态,甚至没有一张正眼看镜头的照片。顺着目光追寻,就能发现他的目光只望向她的所在。而有几张他作为背景的照片中,他都是在低头发短信。而她吃饭时看似和印巴学生坐在一个“圈子”(席地而食)里,但是她的周围却没有其他人坐着,即使在饭后的旅游中,她也没有和其他印巴的学生一起游览。而以她为背景的照片里,她也几乎都是在低头发短信。

最后她还是没有坐上那辆大路虎与他一起离开大部队,他在下午吃完饭后便跟着大路虎走了,而她则跟着大部队一直玩到晚上—虽然途中大部分的时间她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发短信,即使在游览途中,她也是独来独往:他俩都是怯懦的孩子,但是他俩至少也都是诚实的孩子,当知道自己无法许给对方一个未来,便至少不破坏对方的未来—哪怕是一点点。

夕阳下,望着她随着大部队离去的身影。他却站在大部队的后面默默看着,直到大巴消失在远处,他才悻然和阿里一起离去。他不想她走,但是他也知道有一天,她还是会就像这样离开–这一点他无法改变。而阿里则总是安慰他:有些幸福,一生只需要有一次就足够了。哪怕没有未来,过程中的点滴美好也值得铭记在心。
 

 

九)

随着毕业时间的日益临近,他也逐渐听从阿里的话释然起来:不论未来如何,他至少曾经拥有过一份美好—而这份美好改变了他原先的人生轨迹。与其叹息不可知的未来,还不如珍惜此时此刻。

他名下的一个公司有去广州和香港的业务:若在平时,他是从来不管他们经营的事情的。但是此时此刻,他竟然厚着脸皮说他想亲自去广州和香港出差—他一直想给她买一样东西,但是又总不知道她需要点什么?他听人说香港是血拼圣地,而中国则是假名牌的淘宝圣地。他想着要不去这两个地方看看吧?虽然这样就无法参加毕业典礼,但是想着可以给她买东西,他还是决定放弃毕业典礼,甚至在校长面前写了封委托信,郑重把自己的毕业证都交给阿里来领了。

当一切安排妥当,他发短信给她:“下周我去广州和香港,毕业典礼后回来,你要等我。”满怀兴奋地等她的回信,等了良久,终于等来了她的短信:“我下周去印度,我也不参加毕业典礼了。”

这条短信让他有种五雷轰顶的感觉,她回去结婚吗?失望之余,他还是心存侥幸,也许就是一般的探亲呢?也许是心虚,虽然他有她哥哥的电话可以确认究竟,但是终还是没有打过。

在广州和香港的日子里,他满脑子都是她,在心里他总是告诉自己,她就是一般地回印度探亲,等他回了UAE,她也就回来了。并且因着自己脑中的这个想法,他一路给她买东西,手机套,IPAD。。。价格虽然不贵,但是他总是选那个他觉得适合她的。当他行走于广州街巷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个面目狰狞的面具,不知道为什么他买了下来。心里安慰自己说是给小儿子买的—虽然不知一股什么力量驱使他买下了这个面具。

毕业典礼那天,他俩共同缺席。而远方的他在广州打电话给阿里,一方面确认阿里拿到了他的毕业证书,另一方面紧紧地问阿里她有没有来参加——兴许她提前回来了呢?阿里说:毕业典礼上没有见到她的身影,甚至本来应该属于她的“最佳毕业生奖”也因为她的缺席而颁给了第二名的另一位印度女孩。

虽然知道她不在,他依然给她的UAE号码发条短信:“我看到一个手机套挺适合你的”“今天我去广交会了,那里可热闹了”,可惜再也没有她的回复。

当飞机降落在迪拜机场的一霎那,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打电话给阿里:依然是这两件事,一个是确定他的大专文凭已经在阿里处,另一个还是CHECK她的事情,对于她,阿里确实不知情,毕竟阿里不过出席了毕业典礼,她并未出席。结果阿里只能安慰他:放宽心哈,这周四咱去找几个印度的CHICK玩玩,安慰你受伤的心。

本来这句阿里安慰他的话,没想到此时此地却勾起了他的内心痛处,他说:你一个人去玩吧?我刚回来想多陪陪老婆孩子。阿里却还未明白其中之奥妙:那我们哥俩周四还聚不?他说:我打电话给你吧?

在家里,孩子们见到从中国带来的东西,自然是欢天喜地。自然也给老婆带了不少东西,老婆的脸上也露着笑容。看似一切都是那么地完美,但是他的心中却似被剜去了一块,血不停地滴了下来。。。

“爸爸,这个脸真可怕,我不要。”他的小儿子拿着那个面具,而他却本能地抢过来说:这是我自己买的。而一旁的妻子则说:这面具怪吓人的,别吓着孩子。扔了吧?他并未听从老婆的建议,把这个面具放在了他的办公桌上方—他觉得,此时面具才是他真正的脸,而他脸则是面具。

而同时在另一个国家,几乎在她把FB上的“状态”一栏改为“已婚”的同时,也把头像改成了一个流着泪的可怕面具。平素颇爱玩FB的她却没有更多的评论—而这一切,不玩FB的他却一直蒙在鼓里。

他还是拿起了电话打给阿里:“阿里,周四我们还是出去看电影吧?”阿里见着朋友肯出来了,自然很高兴:“好啊,咱看啥呢?”电话那头回答:“我周四下班早,我先去DUBAI MALL里选片子选完再打电话给你吧?”看着朋友慢慢从受伤的感情里恢复,阿里总是欣慰的。

 

(十)

到了周四,阿里下班后打电话给他:“你选片选好了吗?”“恩,选好了,我在DUBAIMALL看电影呢,片名叫《The house in the woods》,你过来吧?不过你别和我坐一起,我身边已经有人了。”阿里想:他恢复的真快。

阿里到了DUBAI MALL的电影院里,发现这是一部恐怖片,虽然阿里是一个大男人,也并不惧怕这样的恐怖片,但是对于这位朋友的口味,还是比较无语的。更让他无语的是,他周围根本没有人,他就买了两个座位,只坐了一个人。

出来电影院的时候,他告诉阿里:我打过她的电话,还是关机。

阿里告诉了我,于是我建议阿里告诉他查看FB。阿里最后找了借口说询问专升本的事情,于是把他拉到了我们副院长室,在副院长攀谈期间,当他借阿里之口从副院长口中得知她确实是回印度去结婚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迪拜的消息后,用我们副院长的用户名和密码打开了她的FB账户,当他看到她头像和状态的时候,他在屏幕上呆了很久。

他看到,在她的FB账户里,有几乎所有他们出去的照片:卡丁车,给老师过生日,RAK。。。虽然没有合照,但是不少照片的背景中都有他的身影,还有不少照片是他给照的。

终于他在一张照片上停了下来,那是RAK的夕阳,她从大巴上拍了下来。在那个夕阳下,RAK的卡丁车场里,他曾轻轻地吻过她,那个吻很甜蜜,也很难忘。。。

(全文完)

11 Replies to “一个发生在迪拜的真实爱情故事”

  1. 我就在RAK,一呆就是三年,因为有这样的故事而更喜欢这个地方了,本就很漂亮和浪漫的地方,真好,人呐,在不懂爱的年纪坚持了不该坚持的坚持,在懂爱的年纪,终究斗不过现实,不求长久,有过就好。

  2. 在那个夕阳下,RAK的卡丁车场里,他曾轻轻地吻过她,那个吻很甜蜜,也很难忘。。。

    看到最后这一句的时候,哭了~~~

  3. 看的我哭的哟,不过没想到阿拉伯人也可以自由恋爱啊。。

  4. 仅仅一个吻的故事,写得不错,含蓄内敛,想像的空间丰富

  5. 写得很好。白袍与印度女,好小众的题材。但是却写出了共同的情感。真实直叙,反成新鲜。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