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迪拜新视野

经过混合着汗水、泪水和泥土的160公里赛程,136名骑手不幸败北,而迪拜王储哈姆丹•本•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殿下在法国诺曼底举行的国际马术联合会世界马术运动会的耐力赛上一举夺金。

哈姆丹王子殿下和他15岁的海湾母马雅玛玛(Yamamah)大步跑过终点线的成绩是 8小时8分钟28秒。荷兰骑手马利克•威斯尔(MarikeVisser)位居第二,用时8小时19分17秒。

天刚破晓,来自47个国家的骑手便聚集在5环巡回赛道接受严峻考验,赛道从琉森湖森林延伸到圣米歇尔山的海湾。潮湿的天气为比赛更添挑战性,充满尘土和湿沙的路况条件变化莫测,参赛者称这是一场“技术要求很高”的赛事。

耐力赛以其严峻的地形著称,而哈姆丹王子殿下的马在第二赛段因失去两只护蹄速度减慢。其他赛马或因伤残未能完成比赛,165名参赛骑手中只有35名跑过最后终点线。包括4名阿联酋队骑手在内的另外一些,则因未能通过各赛段结束时严格的兽医体能检查惨遭淘汰。

哈姆丹王子殿下说:“我所有队友被淘汰令我处在了一个较为利的位置。不过当时,把精力集中在比赛和保护赛马上对我来说是头等要务。”

阿联酋队队长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默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殿下表示,“比赛非常残酷,因为大雨和蹄下路况导致一些参赛者被淘汰。在那样的条件下赢得比赛同时需要优秀的赛马和骑手。

“哈姆丹王子殿下完成了他自己的比赛。他做出了正确的计算和决定才能一举获胜。我一直紧密关注着雅玛玛的情况。她从未在任何比赛中失利,在今天艰苦的条件下也发挥得非常精彩。”

骏马渊源

阿联酋自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参与赛马耐力赛,很快在国际大赛中脱颖而出。在哈姆丹王子之前,穆罕默德殿下亦曾亲自参加时间马术联合会的世界马术运动会锦标赛,并赢得2010年的比赛,而艾哈迈德•本•穆罕默德在2002年赢得世界耐力赛时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选手。

阿联酋队参加耐力赛使用的阿拉伯马,乃是几个世纪以来阿拉伯部落繁育的良驹之后。阿拉伯马历来以速度、敏捷和毅力著称,最适合需要体力和精力的耐力赛。它们曾是贝都因人的战利品,不仅能在战时长途跋涉过沙漠,紧接着还能快速突袭敌军帐篷。

贝都因人和他们的骏马同生同息,人与马之间发展出强劲的纽带,而阿拉伯人又以随和智慧著称。自然资源的缺稀意味着贝都因人要不遗余力地保证马匹繁育的质量,以精良的繁育手段确保并不断提高良驹的质量。

宝马良驹

阿联酋历史上大量记载了马文化,备受尊崇的阿拉伯马凭借美文雅画名驰千古。可以说,它们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是其它任何马种无法企及的。几千年来,阿拉伯骏马在沙漠中自由驰骋;世纪更迭,其足迹已遍布整个世界。然而它们在阿拉伯的文化传承中依然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位置。

游牧民族贝都因人(Bedouin)首先驯化了野生阿拉伯马,把它们当做伙伴盟友,而非驮兽。阿拉伯马健步如飞、坚毅无畏、高大俊美而又忠心耿耿,与人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正如古语所言,“谈及对主人之尽心尽力,无它可与阿拉伯马媲美;后者不仅被赋予完美体格,更有无与伦比的忠魂。”

H·D·理查森(H.D.Richardson)在他1848年出版的著述中将阿拉伯马尊为群马之首,认为它是“最为俊秀优雅、谦和温顺且具潇洒气度的生物”,对以迁徙为生的阿拉伯人来说“马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

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马也被人们看作是真主安拉赐予的礼物。贝都因人有这样一则故事:先知穆罕默德在沙漠中放开缰绳,让马群去绿洲饮水;片刻之后他又将其召唤回来,只有5匹忠诚的母马还没喝到甘泉便回到他的身边。很多人相信,这5匹被称作卡穆萨(Al Khamsa)的马匹就是阿拉伯马五大血统的源头,分别是:柯希蓝(Kehilan)、瑟格拉维(Seglawi)、阿拜央(Abeyan)、哈姆达尼(Hamdani)与哈德班(Hadban)。

贝都因人十分重视马匹血统的纯正,所繁育的品种也保留了所有优秀品质。每一匹马都可追根溯源。阿拉伯马平均身高为约1.4到1.5米,一般为灰色、棕色、栗色或黑色。其主要特征有:肺部强健,鼻孔大,骨密度强,颈长形美,尾础较高,因此速度迅捷、耐力持久。

随着伊斯兰教在全球各地广泛传播,阿拉伯马伴随着战士们四处远征,西至北非、地中海与欧洲,东至中国,无数敌方战士也为其神骏风姿而倾倒。骑着阿拉伯马的沙漠勇士们轻巧灵活,就连十字军重骑也无法与之匹敌。尽管有大批十字军战士在战场上牺牲,但还是有人成功将从战争中俘获的阿拉伯马带回了故乡,与当地品种交配繁衍。与此同时在西班牙,摩尔人(Moors)也用自己的马匹与阿拉伯马进行交配,繁育出被称为jennet或genet的西班牙马。随后,哥伦布将这个新品种带到了美洲,令阿拉伯马的血统得以在大洋彼岸开枝散叶。

英国在1686到1730年间引入了3匹种马——拜尔利土耳其(ByerleyTurk)、达利阿拉伯(DarleyArabian)与高多芬阿拉伯(Godolphin Arabian),掀起了一场真正的良马繁育革命。它们是现代纯血马的始祖,如今所有纯血马都可追溯到三者其一。

相传,拜尔利种马是罗伯特·拜尔利(Robert Byerley)上尉在布达战役(Buda)中捕获的。这名上尉先将这匹良驹作为战马,随后带回英国配种。而达利阿拉伯则由英国驻叙利亚公使托马斯·达利(ThomasDarley)从阿勒波(Aleppo)购得后运回本土繁衍后代。与上述两者相比,高多芬阿拉伯的身世则更为曲折。

高多芬阿拉伯(约1724年-1753年)种马是开启纯血马产业的三大鼻祖之一

高多芬阿拉伯原本是突尼斯大公(Bey of Tunis)献给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礼物,而这位国王却令这匹骏马拉车,载他游遍巴黎的大街小巷。随后,英国人爱德华·科克(Edward Coke)买走了它并将其运回英国。科克去世以后,马匹辗转经过罗杰·威廉姆斯(Roger Williams)被转手卖给高多芬伯爵二世(Earl of Godolphin)。从此它成为了英国剑桥郡巴布拉汉身价最高的种马,育出约80匹良驹。尽管高多芬阿拉伯从未出赛,其子嗣中却不乏马场上的佼佼者。它的第一匹公马子嗣莱斯(Lath)在新市场(Newmarket)女王杯马赛中九战九胜;莱斯的两个弟弟凯德(Cade)与雷古拉斯(Regulus)也毫不逊色,将这优秀的血统代代相传。

由威尔弗雷德(Wilfred)与安妮·布伦特夫人(Lady Anne Blunt)联手建立的克莱贝特公园育马场也许是最著名的阿拉伯马繁育基地之一,这里最早的种马均来自沙特内志(Nejd)的贝都因人以及埃及育马人阿里·帕莎·谢里夫(Ali Pasha Sherif);不过西方世界与海湾各国能够因马结缘,还要归功于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殿下:1981年,酋长殿下从菲利普家族手中买下英国新市场的达尔汉姆·豪尔马庄,改名为达利育马场(DarleyStud),来纪念那匹伟大的阿拉伯骏马。

此后,高多芬赛马公司(GodolphinRacing)于1992年成立,正是以那位伯爵的爱马而命名。达利育马场与高多芬赛马公司对这项“王者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数不胜数的荣耀也随着赛道上的场场胜利纷至沓来。

如今,阿拉伯马的血统也许仍在英国纯血马、法国佩尔什马、奥尔洛夫马与美国夸特马等良种间延续,它们的精神始终与贝都因人相伴。

31 Replies to “迪拜哈姆丹王子问鼎世界马术运动会”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