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对于中国人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对于中国人来说,“买房”不仅是人生大事,也是贯穿中国发展几十年的社会现象,是资本的玩物,是百姓的大山,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我觉得,中国人可能是地球上最热衷于“买房”的民族了吧。

随着国际化的进程,中国人早已不满足于国内的房子,也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在中国人全球爆买的同时,迪拜作为一个特别的、新兴的房地产市场,逐渐进入了中国人的眼帘。


>> 第一代买房人
序幕揭开,极盛极衰

2002年,迪拜酋长颁布了一个对迪拜影响深远的法案,出台了新的《房地产法》,允许外国人在指定区域买卖房产。迪拜因此成为阿拉伯世界第一个向外国人开放房地产市场的城市 —— 中国人迪拜买房史,从此揭开序幕。

2002年的首发大盘便是如今赫赫有名的“地王”棕榈岛,2003年,浙江女商人沈文婷入手了一套棕榈岛的房产,在尝到甜头后,她创办了迪拜首家华人房地产中介公司 —— 泰安房产,成为迪拜最早从事房地产的中国人。

棕榈岛项目的问世,为迪拜房产市场揭开序幕.

彼时,正值中阿贸易的黄金时代,迪拉姆和人民币的汇率高达2.3,仅批发的贸易利润就可对开,许多中国商人在此期间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手握大量财富正愁无处挥洒。

2000年左右,温州炒房团横空出世,震动全国,带动楼市大热。这股风潮漂洋过海,买房的热情也在以浙商为主的迪拜华商中蔓延。

沈文婷的房产中介公司自然也就成为中国人迪拜买房的窗口,据说当年60%以上的浙商在迪拜买房,都是沈文婷经手的。最好的时候,沈文婷的房产中介公司门口天天大排长龙,一星期能卖出100多套别墅。

当时泰安房产位于德拉中国鞋城(China Shoes Ctiy @ Deira, Dubai)的办公室内部环境,墙上棕榈岛的蓝图说明它是当时重要的地产项目.(注意,照片中人物并非沈文婷)

随着迪拜的发展,迪拜的楼市也异常火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参与到迪拜抢房的热潮中,也使得迪拜的房价如坐火箭般急速飙升。根据当年投资房产的华商所述 —— 一年就能翻一番。

2004年,一栋Springs的别墅只要60万迪拉姆,到2008年的高位,这套别墅已经市值300万迪拉姆。

2006年,迪拜更新《房地产法》,引入Freehold Areas(自由持有区)概念,同时允许外国人以共同持有的方式买房,这进一步引发外国人购房的热情。

此后,迪拜的浙商尤其是温州商人,也开始采用联合买房的方式进行炒房,用更多的资金撬动更多、更壕的房子,一出手就买好几层甚至好几栋楼,屡试不爽。

其中最知名的一个投资来自温州商人胡宾,他于2007年以公司的名义买下了迪拜世界岛中的“上海岛”,合同价格为2800万美金(约2.1亿人民币)。他的公司上海中州国际控股集团,也因此成为首个大规模投资迪拜房产的中国企业。作为第一个迪拜买岛的中国人,胡宾一时间名声大振,被媒体广为报道。

世界岛的蓝图和胡宾的上海岛,他曾把中国国旗插上了所购入的上海岛,引起了许多媒体的关注.

高企的房价也大幅度拉动了租金,间接催生出“大家”这种别扭但省钱的居住模式。每月花1000迪拉姆左右租一个床位,和6-8个陌生人挤在同一个房间里 —— 这种近似于大学寝室的生活方式,成为早期许多迪拜打工人的集体回忆。

和国内的全款或贷款买房不同,迪拜买房允许“买楼花” —— 能够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预购房产。比如一套100万的房子,投资者花5到10万就能买下,如果房价涨了,转手“楼花”就能赚钱。而楼市的火爆使得后期很多投资者目的已经不是买房了,而是去“炒楼花”

“炒楼花”对于开发商也一样,他们可以通过很少的资金便能启动庞大的项目,并通过这种高杠杆的玩法以小博大。由于当年买房的热情超过了盖房的速度,开发商仅仅指着一片沙漠,凭借几张图纸就能成功把眼前的“海市蜃楼”卖掉。

2008年,在全球资本的疯狂加速下,迪拜房价飙升到了一个摇摇欲坠的高度,直到金融海啸席卷全球 —— 大厦崩塌。

真正的崩塌发生在2009年,由于当时迪拜许多开发商和投资者采用了高举债和高杠杆的玩法,金融危机导致全球信贷紧缩,最终致使他们资金断裂。大量负债者纷纷逃离迪拜,抛下他们豪车,迪拜当年的“豪车坟场”因此出圈。

被遗弃在荒地上的豪车,这就是迪拜著名的豪车坟场.

此后随着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整个市场失去信心,房价几乎腰斩,烂尾楼到处林立,那些已售出的但只存在于图纸中的房子,永远也不会再见到了。曾经迪拜楼市的盛世繁华,如梦幻泡影。

许多在后期高位入场的华商们纷纷折戟,损失惨重。“一代房地产女王”沈文婷也因此背上了诸多债务纠纷和官司,最终远走他乡,淡出了华人的视野。买下“上海岛”的温州商人胡宾最终放弃支付尾款,仓皇撤退,及时止损,他的迪拜“岛主梦”也就此搁浅。


第一代买房人主要以迪拜华商为主,基于当时迪拜华人社群规模较小,真正入场的买家并不算多。但他们经历了迪拜房产从极盛到极衰的转变,其中有人大赚,有人大亏,悲喜的命运各不相同。



>> 第二代买房人
全民买房,抄底狂欢

2010年,金融危机的余波持续着迪拜的颓势,幸亏得到了阿布扎比的金元相助,才稍稍缓了一口气。为表救命之恩,迪拜酋长将“迪拜塔”(Burj Dubai)的名字拱手相让给时任阿布扎比酋长哈利法,更名为“哈利法塔”(Burj Khlifa)

世界第一高楼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连名字都给输掉了……

房地产的崩盘虽然对迪拜的经济和投资客造成了重创,但并没有影响到华人生意的基本盘,因此对于迪拜大部分普通华人来说 —— 利大于弊

由于租金的腰斩,许多华人在住宿方面开始“更新换代”。住”大家”的搬去了”小家”,住”小家”的换成了单间,住单间的换成了套房……迪拜华人开始“迁徙”。基于当时国际城极具诱惑力的租金,许多华人在国际城安了家,从而带动了国际城的发展。

2009年的国际城还几乎是一片死气沉沉的居民区.

此时,一个大事件正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席卷中东,那便是 —— 阿拉伯之春。这场革命令中东一时间成为乱世,而在此乱世中独善其身的迪拜,却因祸得福,成为阿拉伯世界首屈一指的避风港。

随着周边国家的热钱涌入和人口的增长,迪拜快速走出泥潭,恢复了元气,也使得迪拜房地产市场有了复苏的迹象,不仅曾经的烂尾楼再度开工,连新楼盘也蠢蠢欲动,社会面可谓信心十足。

金融危机后,迪拜建筑工地几乎停摆,烂尾楼是一道“城市风景线”.

2011年,虽然迪拜的房价还在谷底徘徊,但租金却因为人口的增长而先行上扬,形成了极具诱惑力的租金回报率(8%-10%)。在大洋的彼端,中国楼市正在飞速狂奔,那些生活在迪拜,且对“房子”有特殊情结的中国人,又开始心动了。彼时的坊间,一股“抄底”的思潮正在迪拜华人圈中传动。

与第一代买房人不同的是,前者主要以手握大量现金的本地华商为主,目的主打一个炒房。而这一波买房者几乎是全民级的,尤其囊括了广大中产阶级打工人,需求上除了投资,也更多的体现在自住上。当时只要稍有经济实力的华人们坐在一起,“买房”就几乎成为不可回避的热门话题。

金融危机的警示犹在,这一波买房人不似前人那般大开大合,行事更为理性。许多华人往往是对迪拜楼市和不同楼盘做了充足功课后,才最终下手。基于当时较高的租金回报率,大多数华人以租养贷,过得不亦乐乎。

2012年,曾有网友晒出了自己的迪拜房产证。MOTOR CITY的房子,100平的一居室,大约65万迪拉姆可拿下,同时期国际城的房子大约只要30万迪拉姆。而在房价最低谷的时候,坊间还传出19万迪拉姆拿下国际城Studio的投资故事。

多个利好因素使迪拜房地产得到了爆发式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依旧低迷的大环境下,迪拜的房价已经走出低谷,逆市上扬。据数据显示,2012年迪拜房租和房价分别上涨17%和16%,2013年的房价涨幅更是达到惊人的28.5%,成为全球房价涨幅最快的城市。

2013年11月,迪拜成功获得2020世博会举办权,这个消息又进一步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膨胀,新楼盘和买家络绎不绝,此前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楼市阴霾已荡然无存。

申博成功后,迪拜帆船酒店亮灯祝贺.

基于华人如火如荼的买房热情,房地产中介成为了当时的一个风口职业,许多华人开始加入了房地产中介的行列,不少中国人开的房地产中介公司也在此时期成立。

这股购房热潮虽然盘活了房地产市场,但对于那些没有能力或意愿买房的华人来说,却大大抬高了他们在迪拜的生活成本。整个华人社群又开始二次迁徙,从从高租金区域流向低租金区域。而国际城作为迪拜的租金洼地,凭借成熟的华人社群配套,再一次成为许多华人的迁徙目的地,因此迎来了二次繁荣,并一举超越德拉(Deira)成为迪拜最庞大的华人密集区 —— 迪拜版“唐人街”就此形成。大量华人的流入使得仅2013年,国际城的租金涨幅高达76%,远高于迪拜租金涨幅的平均值。


第二代买房人主要以在迪拜工作生活的中产家庭和小老板为主力,在投资之外也有很强的自住需求。由于很多人几乎是“抄底买房”,这一代买房人的投资可谓英明。这一波购房热也使得许多迪拜华人产生了在迪拜常驻定居的想法,同时通过买房,迪拜华人社群的活动边界又一次被拓宽了。



>> 第三代买房人
旅游崛起,跨海买房

在一片祥和中,新的危机爆发了。2014年,全球油价暴跌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影响到了迪拜的各行各业,许多公司纷纷削减预算,一度发生了大规模的裁员潮,迪拜又再度陷入萧条之中。

而基于此前对房地产市场的乐观预期,已经有大量开发商投入了大量资本到新的期房项目中。一方面是大量新盘的涌现,另一方面是整体经济的下行,导致市场供过于求,迪拜房价开始大跌。当然也有分析者认为,房价大跌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与政府当时新出台的控制房产过热的政策有关。

2015年,迪拜房价下跌了12.2%,成为全球跌幅度最大的城市。从”涨幅世界之最”到”跌幅世界之最”,迪拜仅仅用了两年时间,这也让迪拜华人从购房热中恢复冷静。

虽然本地华人的买房意愿急剧下滑,但从数量上看也仅是池鱼,真正广阔而又深厚的市场,正在熟悉的彼岸 —— 中国

自从2009年阿联酋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后,迪拜的中国游客开始逐年增加,直到2015年,“低价团”的出现更是带来了中国游客井喷式的增长。旅游行业,也成为华人在迪拜继贸易之后的又一大红利行业。

中国游客的到来为迪拜华人的生意带来了第二春.

旅游业的崛起,让许多中国游客接触到了迪拜房地产市场,也让许多开发商和房地产中介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由于那几年迪拜房地产市场在本地的表现不佳,越来越多的开发商都在努力争取海外投资客,频频加大的对海外市场的宣传力度,在线上和线下都投放了大量资源,而其中的一大目标市场,那必须得是“财大气粗”的中国人。

当时迪拜的商场里随处可见开发商的房产宣传展位,主要为了吸引游客的投资.

当时除了多渠道多媒介的广告投放,许多开发商和中介也都会和旅游公司或导游合作,引导中国游客在迪拜买房,并打造诸如“看房团”等特殊的以买房为主题的旅游服务。

另一方面,为了在前端获取中国客户,许多开发商或中介公司组团也常常奔赴中国各地开展房产推介会,推广自己手上的房产项目。

总之在种种营销攻势下,迪拜的房子确实引起了不少国内中国人的关注。即便迪拜的房价在这些年间并未上涨甚至仍在下跌,也没有阻止中国人跨海买房的脚步。在2017年至2019年间,有大量中国人在迪拜买房,其成交量和成交额都远超前两代买房人。

根据数据统计,在投资迪拜房产的全球买家中,2017年中国人位居第八,2018年位居第六,到2019年,已位居前四。


第三代买房人主要以中国游客以及国内的中国投资者为主,这也是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中国人财富实力的体现。区别于前两代的炒房和自住需求,这一波买房人很少在迪拜居住,定位也主要在于谋求长期投资回报(租金),或海外配资等需求。这波购房热潮也促使越来越多的本地华人开始加入卖房的行列,中国房地产中介也从过去的小众,成为了大众,并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



>> 第四代买房人
菠菜来袭,魔幻疯狂

2020,一场疫情,让世界戛然而止。没有了中国游客,不仅旅游从业者全军覆没,中国房产中介们自然也卖不动了,乃至整个迪拜华人圈都是丧气满满。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很快,菠菜来了,带着大量的热钱。

他们去迪拜,拿着这些“中国人害中国人”的钱顺便“Help”了中国人一把。原本已经Down到谷底的华人经济,被瞬间激活。他们所引发的一系列造富神话,一系列血腥故事,在此就不多聊,只能说是既魔幻,又疯狂 —— 迪拜华人社群的两年之变,更甚过去十年。

在菠菜们大撒币的期间,首当其冲的,便是壕掷房产,救活了一大批房产中介。许多华人闷声发财,看破不说破,只是称他们为 —— “大哥”

这时期的大哥往往都是狠人.

相比前几代买房人的克制,这一波“大哥”轰出来的买房热潮可谓极度奢靡,几乎只买别墅豪宅,而对经济型的户型不闻不问。

虽然买房的总人数可能不比当年,但碍不住“大哥”买得多、买得贵,拿到手的佣金自然也水涨船高,迪拜的中国房产中介们不仅没有被疫情击垮,反而比疫情前赚得更多了。

基于门槛较低,收入可观,更是吸引了大量其他行业的华人,纷纷转行成为房产中介。截止到目前,据坊间推测,迪拜的华人房地产中介,人数少说也得千人。许多华人开玩笑地表示 —— 自己的朋友圈,几乎已经被房产广告占领。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国难财收割机”迪拜又一次“渔翁得利”,躺赚无数热钱,人口也迎来了高速增长。随着旅游业的复苏和经济的全面提振,迪拜房地产市场不仅重回巅峰,更是超越巅峰,无论成交额还是成交量都屡破历史纪录。曾经令开发商头疼不已的大量的存量房,也很快被络绎不绝的买家给“去库存”了。

这几年,阿语区直接变俄语区了.

楼市大热,也致使这几年的迪拜房价一路狂飙,尤其是豪宅和高端房产,其房价上涨的疯狂程度堪比金融危机前。曾经为迪拜楼市带来隐患的“炒楼花”风潮,也重新上演。

这不是明星演出现场,而是迪拜某楼盘的‘抢房’现场 via 朋友圈.

随着中国对境外旅游的开放,除了菠菜“大哥”,中国游客和投资客也逐渐回归。根据最新的行业报告,2023年上半年,中国投资者在迪拜的房产投资金额猛增了130%,其中高达78%的中国买家选择现金买房,成为行业里最受欢迎的投资客。


第四代买房人主要围绕在菠菜圈,他们一方面改变了迪拜华人社群的结构与风评,另一方面也“拯救”了诸多迪拜华人的财务状况。这一波买房人的投资风格非常激进,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在乎所谓的投资回报,更多只是为了“把钱花出去”,因此对普通人并无参考性。


这四代买房人,贯穿了迪拜楼市的前世今生,大致也是迪拜华人社群发展的一个缩影。大家也可以看到,迪拜楼市在发展至今的短短20余年中,就已经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呈现出如股市一般的属性。其实,把迪拜的房子当作股票来看待,或许也是一种了解它的方式。

– END –